很多朋友经常问我,如何通过自己的双眼,简单准确的判断翡翠的真假。我想说的是最好的方法还是检验证书,肉眼判断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行家都还会有走眼的时候。但是毕竟掌握一般的物理鉴定方法也是每位翡翠爱好者的必经之路,下面对肉眼鉴别翡翠真假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翡翠商业版图的变化,是世界翡翠产业大洗牌的结局,新的翡翠产业结构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的角色地位。如今的中国,在国际翡翠商们的眼里,既是翡翠的第二故乡,也是未来三五年全球最大的市场。因此缅甸翡翠玉白菜价格也在逐步提升。中国人对玉的价值、德性和灵性的认同,达到了似乎无物可以替代的境地。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在中国有着极为广泛的消费基础,而中国的翡翠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地下流通到正规市场流通的可喜变化。
我们从翡翠的a货、b货、c货、d货划分着手。对翡翠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a货指的是天然未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b货是指翡翠经过强酸浸泡后,泡去了杂质,又经过充胶的翡翠;c货是经过人工染色的翡翠;d货是指材料本身不是翡翠的仿冒品。
b货破坏了翡翠的物理结构,宝玉学上称之为处理翡翠,可作为一般装饰品,但无收藏价值。c货没有破坏翡翠的物理结构,只是染色处理,模仿天然翡翠的颜色,宝石学中仍是处理翡翠。b货、c货翡翠是均能出具证书,证书上会标明“处理翡翠”,这些翡翠最多可作为装饰品,不具有收藏价值,也不建议大家上身佩戴。
现在的翡翠多是既充胶又染色,也就是常说的b加c翡翠。这样的翡翠如果注明“优化处理翡翠”,并且也按照“优化处理翡翠”的价格销售,那么作为一般消费购买也没有问题,只是不适合收藏。 d货就是仿冒翡翠,属于假货,即人们常说的“非翠”。同样,如果b货、c货与b加c货按照天然翡翠销售,也就被认为是假货,同样被认为是行业欺诈。以假当真的消费者自然就会受到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损害。
目前,市场上仍可以见到这些以假充真翡翠的踪影,主要集中于旅游品市场、收藏品市场、地摊上,购买者如无丰富的经验很容易被坑,不建议新手在这些场所购买昂贵的且不具备证书的翡翠产品。
下面对肉眼鉴别翡翠的常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鉴定第一步:区别翡翠与非翡翠
对于翡翠的鉴定,我们首先要判定它是翡翠还是“非翠”,也就是说我们要判定它到底是不是翡翠,这是收藏购买的第一步。翡翠的确定依据一般来说是两条,一是翠性,二是丝缕交织的内部结构。翡翠是由硬玉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比如一支完整的手镯是由数十甚至上百万个细小的硬玉颗粒以某些特殊的方式结合堆砌集合在一起的。
(1)翠性
翠性是出现在天然翡翠上的一种特征,是翡翠业内对翡翠结晶体结晶面的称呼,一般认为是翡翠特有标志。物理上说,翡翠是多晶体交织结构的矿物,翠性一般会以长条状或者不规则片状出现在翡翠上,它反映出来的是翡翠中硬玉矿物的形状大小。因为翡翠内部的硬玉矿物各有不同,所以,翠性在翡翠中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当翡翠的结晶体足够粗大时,翠性会特别明显,肉眼可以轻易观察到,也就是所说的翡翠的翠性。
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白玉等也有星点状的闪光,这种现象不叫翠性,大家要在实践中细心学习区分。阿富汗白玉的表面片状闪光是均匀的、大小等大的,而翡翠的反光现象是大小不均,长短不一的。
如果确认了翠性,那么就能证明它作为翡翠的出身,但不能确到底是a货,b货还是c货。如果通过肉眼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闪光片,也说明了翡翠的品质不是很高,因为翠性大翡翠的颗粒也大,颗粒小,翠性也小。翠性是翡翠非常好的鉴定依据,但翠性并非随处可见。翠性在未抛光的翡翠上比较容易发现,在已经抛光的翡翠上,应尽量避开抛光较好的部位,而在抛光不完全或面积较大、不易抛光的部位进行观察。必须知道的是种质细腻的翡翠,由于颗粒细小,肉眼或十倍放大镜不容易看到翠性,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才可以确定。
(2)丝缕交织的内部结构
透光观察翡翠抛光的成品可以看见特别的翡翠生长纹路,即翡翠颗粒相互结合的边界可以呈现出丝缕交错的现象。这种现象只在翡翠上存在,中低档翡翠上较易看见。高档翡翠由于结构非常细腻、透明度极好的翡翠在低倍放大镜下不易观察到内部结构现象,此时应配合翡翠内瑕疵的观察,内部瑕疵(白棉、白花、筋绺)周围肉眼或放大镜下呈现丝缕交织的现象,即可作为翡翠的断定的依据。一般来说,在白绵和筋绺处易出现丝状物,只要能够看到丝状物一般情况下即为翡翠。
颗粒较粗的翡翠一般都能够看到翠性,透明度不好。透明度稍好的翡翠一般颗粒较为细腻,翠性不可见,但是透光容易看到丝缕交错的结构现象。
鉴定第二步:a货的确定依据
在确认了待鉴定的物品为翡翠之后,第二步就是确定该物是否为天然翡翠,即a货。这就要根据天然翡翠的基本特征来给出a货的确定依据。
在此之前还要学习一点,那就鉴定a货时要懂得利用正确光线来观察,不是所有的光线都利于翡翠的观察,有色光对于翡翠的鉴定容易产生干扰和误导作用。比较适合观察翡翠的光线包括中午的自然光、日光灯下的白光以及多头发光二极管制作的手电筒的白光。此外,鉴定翡翠10倍放大镜也是常用的工具。观察翡翠的三种用光方法:
1、反射光
调整抛光翡翠制品,使表面反光,肉眼或十倍镜下观察翡翠表面的反光部位。细致观察会看到很多的内容,比如光泽特点、有无状酸蚀纹等。
2、透光观察
透过自然光,或者用人工光源透射,光线穿过翡翠再进入眼睛,可看清翡翠结构是否松散,有无绺裂、黑点、白花以及颜色分布情况。
3、侧光观察
垂直透射光方向观察翡翠,可观察到翡翠结构的疏密、矿物颗粒的粗细、透明度的好坏等,侧光观察有利于看出翡翠的种水情况。
对于待鉴定的翡翠确定其是否为天然翡翠,可从以下2个方面鉴别。
(1)表面抛光特征—微波纹(橘皮效应)
颗粒较为粗大的抛光翡翠的表面,由于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硬度不均一,反射光下肉眼观察翡翠表面会出现轻微的凸凹不平的外观表现。俗称微波纹,像平静的水面出现的轻微的涟漪。抛光表面微波纹现象是天然翡翠a货的重要鉴定特征。抛光粗糙则微波纹不明显,抛光良好则微波纹清晰。凹陷起伏之间平滑过渡,无间断的现象。只要看到微波纹就可以确定是天然a货翡翠,而b货翡翠的表面凹坑处粗糙不反光,有明显的状酸蚀纹,翡翠的仿制品上都没有微波纹现象。
颗粒粗糙的翡翠抛光面微波纹现象肉眼可以观察到,颗粒细腻的需要借助10倍甚至20倍的放大镜(要擦净翡翠表面的油污、汗液、手纹等),在柔和的光线下仔细观察高反光部位有无微波纹现象,这种观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2)颜色分布特征
①多种颜色共存,特别是红色、黄色、褐色等次生颜色存在是天然翡翠的证据,黄、红、褐是由于铁的氧化物形成的,酸洗极易去除,与处理翡翠杂质及杂色被漂掉后的干干净净形成鲜明对照。
②绿色呈现点状、脉状、丝状、斑块状等各种形态分布。即使在满色的戒面上,不同的区域,它的颜色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不排除均匀颜色出现的现象,极少)。如果任何地方的颜色分布都均一一致,基本上可以判定是c货翡翠。软玉、马来玉、东陵石等其它玉石颜色也是比较均匀的。翡翠的绿色与翡翠底子有融合、映照的现象也是天然翡翠的证据,表现为绿色浓淡不一或透射光观察,绿色有收拢变窄的现象。而染色的c货翡翠在强透射光线下,绿色会呆在原地,不会有宽窄变化。
(4)翡翠硬玉颗粒轮廓清晰程度
天然翡翠颗粒轮廓清晰,自然结合紧密,质地坚实,b货翡翠是混沌不清的。但是,这种观察仅适用于肉眼透光能够感觉出颗粒的翡翠,且不适用于玻璃种、冰种等颗粒细小的翡翠。
(5)透光观察黄色调
前提:翡翠必须有点透明度。白底青种或者是颜色深蓝绿的品种不适用。
在自然光线下,天然翡翠细润坚实的底子上透光观察会看见淡淡的黄色调,即使是满绿的或是完全无色的翡翠也可以看到。这是因为翡翠中硬玉颗粒间隙中存在着铁离子。因此,天然翡翠对着白光进行观察,就可以看见翡翠的背景上存在着朦胧的淡淡的黄色调,尤其是绵、绺等瑕疵部位更容易出现。这一点对于确认翡翠a货来说,既常用,又重要,但注意积累观察经验,此现象照片很难拍出来。
(6)辅助观察方法
翡翠鉴定也可以采取上述六种方法之外的一些辅助手段,有些辅助手段在特殊的情况下非常有效,也可以结合以上方法相互确认。
第一种方法:敲击。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挑选翡翠镯子时,会把镯子悬起来,然后敲击。这是一种非常简便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很多人都在采用。在手镯颗粒不是很大,又没有较大裂隙的情况下,用细线将镯子悬起,以已确认的天然翡翠、玛瑙棒或其他较硬器物敲击,天然翡翠声音清越悠扬,回音悠远,越是种质细腻,声音越清越,而人工处理的翡翠则声音沉闷,嘎然而止,没有回音。
第二种方法:掂重。
翡翠的平均密度为333,一般来说较类似的玉石密度要大,掂重有时对于判定真伪很有效果。
第三种方法:滑感。
天然翡翠表面光滑,一些镀膜翡翠表面发涩,不光滑,可从滑感上将其区分出来。
第四种方法:凉感。
一般也是针对镀膜等情况,天然的凉感比较明显。
第五种方法:硬度测试。
翡翠的硬度为65至7,小于水晶大于软玉的硬度,对一些原料类,可采用刻划等方式区分。
第六种方法:断口观察。
断口是指玉石表面没有抛光的断开面,即使是成品,有时也会看到微小的断裂面,翡翠的断口呈粒状,软玉的断口呈平坦状,石英质玉石、玻璃的断口呈贝壳状。
以上肉眼鉴定方法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对于翡翠爱好者了解、认识翡翠,完成一般的翡翠鉴定是很有帮助的。肉眼鉴定而外,最可靠的还是实验室鉴定——翡翠鉴定实验室是经验判断加科学仪器测试得出的客观鉴定结果。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面对千差万别的翡翠,鉴定经验还需要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
总的来说,翡翠真假鉴定有着客观绝对的判定标准,但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新手完全用肉眼将翡翠的真假进行区别并没有绝对把握。因此,建议大家在购买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最好要求配以正规质检部门的鉴定证书,这样货品的真假能得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