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农人娇妹。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水稻栽插、抢栽滞增叶期以及应用群体质量栽培时调节肥量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
▲ 水稻种植
一、栽插基本苗过多过少为什么均不能高产?栽插基本苗过多,群体茎藥数的起点较高,够苗期必然会提前达到。导致部分根茎成不了穗, 从而影响了可用率,没有用的根茎增多,对个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影响了壮个体的建成。由于高峰苗数多、成穗率下降,穗肥施不下去,又限制了大穗的形成。当然,基本苗过多,穗数会有所增加,但穗形变小,粒数减少,放产量不离。如果中期群体过大,无效生长增加,后期光合面积减少,物质积累量少,或者导致病虫害发生,容易发生倒伏,减产幅度将更大。同时,基本苗过多还会造成种子和秧田的浪费,关键技术也难以实施。
▲ 水稻种植
栽插基本苗过少,往往会导致穗数不足。由于基本苗过少,在有效分藥临界叶龄期内的茎骤数达不到穗数的指标,够苗期过于推迟,加上部分高节位的分蘖的利用,也影响了穗层结构,大小穗之间的差距拉大,也不利于大穗的形成。
在大面积生产上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施肥水平及茬口早迟栽插、适宜基本苗数是确保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全国各地情况较为复杂,例如,同为汕优63品种组合,作单季稻和双季稻应用的基本苗就不能相同;小苗、中苗、大苗栽培的基本苗也不能相同;土壤肥力高和低,施肥数量多与少,基本苗也不能相同。不同裁插方式如手插、机插、抛秧等,同一品种同一苗类,其基本苗也不应相同。据对比试验;基本苗适宜的比过多或过少的每穗实粒增加16.6粒和15.7粒,结实率增1.4%和1.2%,产量分别增8.3%和14.7%。
▲ 水稻种植
二、滞增叶齡期的秧苗有什么特征?到了滞增叶期为什么一定要抢载?群体茎藥停滞增加的叶龄期称之为滞增叶龄期,处于群体滞增叶齡期的秧苗呈壮秧,其特征是:
(一)叶面积适宜。随着秧田播量的增加,茎葉滞增叶龄期单株叶面积下降。汕优3号亩播10公斤,单株叶面积为65.16平方厘米,亩播15公斤为49.68平方厘米,亩播20公斤为36.41平方两厘米。
(二)产量较高。汕优3号在秧苗茎薰滞增叶齡期移栽的产量为最高,达605.5公斤,而茎燕滞增后1个叶齡期、根茎增后2个叶龄分别减产4.5%、2.0%。上述这些特征的表述,换句话说,秧田为什么要稀播,就是这个道理,坚持秧田稀播,就是培育矮苗多冀壮秧的关键措施。稀播才能培育壮秧。
秧田达到最高叶面积系数4时,如果此时不移裁的话,那么,秧田总苗数越来越多,群体增大,群体营养面积和受光量减少,造成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出叶迟缓,下部黄叶增多,分囊不但不能继续发生,相反,已经发生的根茎也将会逐渐消亡。
▲ 水稻种植
三、应用群体质量栽培为什么要进行调节肥量?怎样调节肥量?调节肥量在优化群体质量和提高成穗率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调节肥量包括有机肥与化肥,基、藥肥与穗肥,氮肥与磷钾肥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应用群体质栽培都十分重要,相互密切联系,绝不可偏度。
众所周知,有机肥料养分齐全,每年每季作物施用,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不容易缺磷缺钾缺微肥。有机肥料肥效稳长,作用于一生,使稻苗前期稳发稳长,使无效分藥迟发且少,中期群体适中,成穗率提高,因此,应用群体质量栽培,要不断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有机肥中的元素用量比例,逐步改变以化肥为主体有机肥为辅的失调状况。改革施肥“重前轻后”的运筹法。
▲ 水稻种植
基、藥肥的施用,其肥效主要发挥藥肥有效期,过了有效临界叶龄期,肥效要明显减退,以利控制无效分蘖;长穗期的稻株儒肥,主要有穗肥来供给,这样有利于保证在满足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对高产田块而言,调节肥量最主要的不是增加氮肥,而是调整基藥肥和秘肥用量的比例。
在当地施肥的情况下,将基蘸肥的比例由习惯的占80%~90%,调域为50~60%,穗肥由占总量的10%~20%增加到40%~50%。各地试验表明,这种调节肥量实施结果,均显著提高成穗率,一般提高5~10个百分点。各地总结认为,以6:4的调节肥量比例,高产出现的频率为最高,而习惯的8:2的施肥法,产量均最低。
▲ 水稻种植
实践进一步明确,单季稻中苗(6~8叶)移栽的,以6:4的比例产量最高;直播稻和小苗(4叶左右)抛秧或机插秧的,以7:3~6:4的施肥法产量最高;8叶以上的大苗以6:4或5:5的产量最高;两段大苗移栽的,施肥比例以5:5或4:6为最好提高磷钾肥的用量,改变目前氮、磷、钾比例失衡状况。
试验测定表明,稻谷产量均随磷、钾吸收量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拔节至抽穗期对磷钾的吸收量对增产的关系最密切。不少地方增加化学磷肥两次施用。单季晚稻的长粗肥施用复合肥(包括高浓度45%的复合肥),均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 水稻种植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栽插、抢栽滞增叶期以及应用群体质量栽培时调节肥量的作用啦。好啦,文章写到这里就已经结束啦,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关于水稻的知识。